需求牵引课题培养材料领域研究生爱国担当之志
一、前言
众所周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始终倍加关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各高校根据实际积极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3]。2020年02月20日《人民日报》09 版进一步阐述: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精神力量[4]。应把强化使命担当作为重点。2020年7月29日举行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爱国担当”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四为”方针的核心[5]。
综上所述,“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育才的核心与根本,“爱国”与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担当、奉献等价值观都是一脉相承的,前提就是理解所从事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科研工作中培养“爱国担当之志”,前提就是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科研工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而激发科研的动力与爱国担当之志[6]。科研育人是将科学创新研究过程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育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关键,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过硬专业本领又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问题分析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作为科研主体,特别是作为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材料研究领域,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科研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出着重要作用。材料研究与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紧密相连,然而,材料应用研究的严苛性要求研究人员必须深耕于某一方向,持续研究多年甚至数十年。老一辈材料科研人员深知我国材料落后的现实,怀揣着科研报国的志向,默默耕耘在基础材料创新研究领域,一辈子坚持一个方向,做出了大批创新成果,解决了我国很多领域关键材料的瓶颈问题。近些年来,受国内外评价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科研人员体量快速增加,科研人员晋升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工作转向“短平快”的新方向,传统关键基础材料研究越来越少,比如,我国是钢铁与钛合金产量大国,但是目前仍有多个领域的关键钢铁材料与钛合金材料依赖进口,而真正开展传统钢铁与钛合金冶金研究的人员快速减少。这不仅影响着现阶段的科技发展,并通过课题研究影响着一大批研究生,进而影响下一阶段我国材料研究与科技的发展。现阶段,迫切需要通过需求牵引,结合航天国防等科技需求背景制定研究生课题,在科研创新研究中明确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不仅关系个人研究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航天强国、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的战略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科研攻关的主动性,不断突破瓶颈,从而实现个人成长与创新科学技术的突破,最终培养出科研报国的意识以及爱国情怀、奉献与担当之志,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的信念,培养研究生既具有过硬材料创新本领,又具有自信、爱国、奉献、担当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材料领域创新拔尖研究型领军人才[7]。
三、研究生爱国担当之志培养探索
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参与科研创新研究是研究生成长的重要环节,硕士生有60-70%、博士生几乎100%的时间都是和科研工作紧密相连的,只有在科研创新工作中引入育人与思政教育要素,才能确保培养的研究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自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充分说明,材料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关系到当代科技进步。必须将材料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研究和思政工作有机融合,通过课题立项、组会交流、学术报告、应用背景调研等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奉献与担当之志,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的信念,培养学生既具有过硬材料创新本领,又具有自信、爱国、奉献、担当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材料领域创新拔尖研究型领军人才[8]。
文章来源:《材料研究学报》 网址: http://www.clyjxbzz.cn/qikandaodu/2021/0708/1485.html
上一篇:案例教学结合因材施教在材料研究测试方法实验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之材料研究